一般而言,旋轉肌腱修補術後的復健目標定在『恢復目標角度與力量』與『肩部功能動作時無疼痛感』而根據2020年學者的研究,指出完整的預後總時間是一年,從手術後第三天即可開始進行。
💡簡單的重點整理如下: 1.手術後到第六週:被動肩膀關節活動 2.第七週到三個月:恢復全角度與肌肉彈性 3.第四個月到半年內:主動運動,促進恢復肌肉力量 4.半年到一年內:正常恢復過往日常活動
0 評論
👉戰時的地區面對的復健障礙包含
1.前往工作/診治的風險:是醫護與病人都需要考慮的自身安全問題 2.醫療系統量能不足:包含醫療單位、號才、燃料與電力都會缺乏 3.專業人員不足:面對傷患數量急遽增加時,物理治療師數量不足 4.特殊專家不足:急性、術後、燒燙傷或截肢等特殊專家不足 如果近期有出現長期難開始或維持睡眠,甚至有無預期早醒跟起床後感覺沒恢復感覺(例如感覺沒睡飽),已經影響到生活包含容易白天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改變與生活品質整體變差,另外這類型個案通常會因為神經過度活化使得睡眠核心溫度偏高(核心溫度以顱內、腹腔與胸腔的溫度測量為主),此時務必要注意可能有慢性失眠的問題,可以去醫療院所進行相關檢查。而根據2023年文獻,有氧運動要改善睡眠,可以採每週三次有氧訓練,為期三個月,研究中主要採用跑步機的方式,並且量測最大儲備心律來當作運動強度指標。
自2005年開始舉辦的登高賽,期間僅因疫情期間停辦三年,已經於2023年恢復舉辦,而就在2024,將在5/4號再次登場,根據官方公告具有91層樓共計2046階梯的高度考驗等待選手們來挑戰!
而去年精英組由馬來西亞選手奪得冠軍,總花費時間為11分40秒06完成總高度390公尺的登高賽,經由換算每分鐘共計完成175階梯(正常人為每分鐘12-30階)其耗費之攝氧量,若由平地跑步推算則為:其以23.9公里的速度完成平地衝刺接近12分鐘,不過當然不同運動無法如此類比,因為使用不同比例的肌群與關節彈性,給予人負荷的感覺不同,因此僅提供參考。 有沒有在路上觀察過,好多騎機車的人會把膝蓋張得好開,有時候難免會想,這種姿勢久了會不會有什麼狀況呢?趕快來看看會有什麼問題吧!首先得先了解習慣的姿勢擺位並不是代表一定有病,而是代表身體喜歡這個位置,一般都是對於組織而言屬於最輕鬆的位置,然而久而久之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風險要注意。
繼上篇球星林書豪使用靜脈雷射(ILIB)導致違反運動禁藥規範,那麼關於困擾他的足底筋膜炎,想好好恢復究竟有哪些辦法呢?就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物理治療學會推出的最新『足底筋膜炎臨床指引』實證結果吧!
首先什麼是實證呢?通常在遇到疾病的處置中醫療人員所說的『有沒有效』或『好轉機會』並非個人經驗,而是建立在幾千幾百人的研究探討中,累積證實都有效才能做出的建議。目前常用有A到E級的建議,通常以A級為優先治療的參考選項,因為其至少會包含有一篇高質量的系統回顧。 知名籃球球星林書豪日前被爆料出違反運動禁藥條例,隨即球團解釋:該名球星與球團皆不知道有違反相關條例。只是到底什麼是靜脈雷射(ILIB)、它的功用是什麼?再來到底是違反什麼禁藥條例呢?就趕快來看看介紹吧!
VISION PRO自去年開賣後,不斷地被反應裝置太重了;而一個重達454公克的裝置究竟能對我們頸椎帶來多大影響呢?我們根據2021年DAVID學者針對一篇關於『中軸負重對於頸椎動作控制』的文獻,了解對於頸椎動作控制有兩大影響因子:
1.活動全角度以及2.位置覺變化。首先對於活動全角度,一般我們解釋為關節可以活動的總範圍,一般使用角度測量,一旦受限制,可能就會改變。關節壓力分佈或是影響力量傳遞,通常卡卡或不順時會有一些磨損,久而久之可能就造成退化問題,例如骨刺生成或是管道狹窄(椎孔狹窄等);而對於位置覺變化,一般解釋為頸椎位置的偵測系統,一般使用精準度測量,一旦受到限制,可能會使大腦資訊跟定位系統無法清楚偵測到頸椎位置異常,進一步導致長期姿勢不良(因為大腦沒有訊號告知這樣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