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悅物理治療所
  • 首頁
  • 服務項目
    • 肌肉骨骼疾患物理治療​
    • 運動傷害治療​門診
    • 脊椎側彎矯正​門診
    • 神經系統疾患物理治療
    • 樂齡族群健康門診
    • 手術後去疤與恢復門診
    • 矯正鞋墊驗配門診
    • 肌筋膜恢復課程
    • 健康講座
  • 關於我們
    • 醫學新知
  • 預約看診與交通
  • 常見問題

暑期將至,戲水安全超重要。下水前必須知道的這些事

5/1/2025

0 評論

 
圖片
​很多人認為溺水最容易發生問題的是因為抽筋,但研究顯示主要有四項不良反應,包含:
👉戲水時的不良反應
1.驚恐
2.無法控制呼吸
3.過度換氣
4.肌肉疲乏,尤其是手臂肌群最容易疲乏
圖片
圖片
圖片
因此,為了避免危險首先都是建議戲水前最好穿著救生衣且避免人煙稀少處,此外一但出現這些不良反應就要立即暫停活動,而如果無法立刻上岸最好就抱緊身邊漂浮物等待協助,此外最好加快暫停水中活動(離開水面)避免熱量流失造成失溫才是上策。

目前失去熱量最快的部位依據不同情境而不同;區分為靜置時期(如漂浮中)以脂肪含量最少的地方流失熱量最快,包含有『腹股溝』、『下頸』兩部位。而水中活動中(如游泳)實則是以肌肉活動最多的地方,包含有『三頭、二頭、三角、斜方肌』等,主因高血流量下會增加環境和組織熱的交換率。
圖片
👉溺水當下就要做冷靜做出決策
由於在水中活動游泳30分鐘後會讓決策能力下降,因此在落水當下就要趕快冷靜做出決策,策略包含有『原地等候救援』或是『游泳自救』策略,盡快擬訂好整體自救計畫後持之以恆完成它,盡量避免臨時更動計畫,尤其是溺水時最多人會想先看能先游多遠再說,千萬要記得,最應該優先考慮是原地等候救援的策略再來視情況做游泳自救的策略。
圖片
圖片
⚠️原地等候救援策略:盡量全程穿著救生衣,想辦法離開水中或避免熱量流失辦法。
首先我們要判斷是否可以等候救援:
1.判斷被救機率高低?首先是否有人知道你需要救援,可以在時間內發現與協助。
2.是否離陸地近與位置是否偏僻?如果是距離陸地進且偏僻則可能要考慮游泳。
3.被看見性的機會高低?如果如大海撈針一般困難,則盡量靠近大型漂浮物增加被救機會。
如果只能在水中等候救援,應該採用HELP漂浮法等候救援,雙手抱胸摸腋下並且雙腳打叉灣區避免腹股溝的熱量流失、如果可以離開水中則是盡量離開水中。
圖片
圖片
⚠️游泳自救策略:首先要判斷離岸邊距離,再來思考是否有能力游泳過去。
過去統計之料中顯示,普通上班族游泳最多可以維持45分鐘;而不同人的游泳知覺距離也會有差別,游泳知覺距離為(在茫茫大海中沒有標記下判斷自己游泳的距離)一般上班族為922公尺,運動選手則為1123公尺,而在游泳30分鐘後則會下降32%;此外水溫越低手臂肌肉會越疲乏,如在10-15度下水中游泳的距離落在800-1500公尺,溫度越低肌肉表現會越差。因此若能正確判斷距離就可以幫助自己評估,而自身體能狀況也很重要,但求生體能則要端看自身平時體能狀態,建議平時增加綜合體能表現,在需要用到時會很有幫助喔!
​(文獻參考來源:doi/10.1139/H07-042)
圖片
0 評論



發表回覆。

    擁悅物理治療所

    復健相關的醫學新知

    封存檔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Copyright ©2018 擁悅物理治療所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頁
  • 服務項目
    • 肌肉骨骼疾患物理治療​
    • 運動傷害治療​門診
    • 脊椎側彎矯正​門診
    • 神經系統疾患物理治療
    • 樂齡族群健康門診
    • 手術後去疤與恢復門診
    • 矯正鞋墊驗配門診
    • 肌筋膜恢復課程
    • 健康講座
  • 關於我們
    • 醫學新知
  • 預約看診與交通
  • 常見問題